沙棗的種植方法
播種育苗:播種育苗多在春季。春季育苗的要在頭年冬季12月進行種子處理。方法是把沙棗種子淘洗干凈,摻等量細沙混和均勻,放入事先挖好的種子處理坑(深80厘米,寬100厘米,長隨種子多少而定)內(nèi),或按40~60厘米厚堆放地面,周圍用沙壅埋成埂,灌足水(種子上面積水10~20厘米),待水滲下或結(jié)冰后,覆沙20厘米越冬。未經(jīng)冬藏的種子,播前可用50~60℃溫水浸泡2~3天,撈出后與馬糞混和放在向陽處保濕催芽,待30~40%種子裂嘴后即可播種。秋播的種子不必催芽處理。沙棗育苗可用大田式條播,行距25厘米,播種深度3~5厘米,每米常播種溝播種100粒左右,每畝下種40斤左右,播后覆土,6月上旬間苗,苗距7厘米,每畝保苗3~4萬株。當年生苗高50~60厘米,可出圃造林。
植苗造林:植苗造林可在春,秋兩季進行,春季為“清明”至“谷雨”,秋季為“霜降”至“立冬”,但以春季造林為好。在地下水位不超過2~3米的沙荒灘地或丘間低地上造林,不也能成活、生長。若地下水位過深時,需有灌溉條件方可造林。土壤粘重的,要在頭年耕翻整地,來年造林,沙壤土、壤質(zhì)沙土地、厚覆沙地以及地表鹽結(jié)皮較厚的鹽漬土,都可邊挖穴邊栽植,不必事先整地。每畝栽植200株左右。
沙棗樹屬落葉喬木或喬木,高5~10米,樹干無刺,枝條有刺,刺長3~4cm,呈紅棕色。幼枝密被銀白色鱗片,老時脫落,呈栗褐色。單葉互生,具銀白色纖細的柄;葉片薄紙質(zhì),長圓狀披針形,長3~7cm,寬1~1.3cm,基部楔形,全緣,鈍尖或鈍形,上面幼時具銀白色圓形鱗片,后部分脫落,下面灰白色,密被銀白色鱗片,有光澤。
生于山地、平原、沙灘、荒漠,栽培或。
病蟲害管理:
病害:沙棗褐斑病是沙棗幼苗、幼林的重要病害之一。沙棗病斑生在葉片,病葉正面形成褐色到枯黃色的斑點,開始小,2-3mm,漸漸擴大到5-8mm。近圓形或不規(guī)則形,常相互匯合成大斑,病葉干枯脫落。病斑點上散生黃褐色到黑褐色的小點即分生孢子器。葉背面因密生白色的叢毛,病斑不顯著。
蟲害:沙棗尺蠖、沙棗木虱、沙棗蜜蠣蚧是常見的沙棗病蟲害;
防治方法:在防護上一是保護利用天敵蜘蛛、二星瓢蟲等捕食成蟲,嚙小蜂寄生若蟲;二是加強肥水等撫育管理,增強抗蟲力;三是冬季或早春干基涂白或用60%D-M合劑200倍液涂干。
沙棗樹種植技術(shù)
培種育苗
沙棗的苗種播種辦法有幾種,假如是冬季開始的大多數(shù)是將種子清理干凈,然后埋入沙子里面,在沙子上面澆上水,等起過冬后的自然發(fā)芽,水量需要淋濕覆蓋的沙子的表層的20厘米上下。假如是春播或秋播的種子可以先用溫水浸泡1-2天,然后將其混合必需量的牲畜糞便澆上水,促進其發(fā)芽。育苗的土地平整成條壟狀,這樣子有利于苗種的管理,每壟之間留出一個人寬的距離即可。
沙棗樹本身是一種適應(yīng)力、生命力基本都很強的植物,所以大多數(shù)在早期好了防護后,后期有死亡的幾率還是相當少的,小伙伴們種植的時候相當費精力的也是早期。希望以上這些信息小伙伴們可以參考下,非常多技巧還是要在種植的時候才會完全的體現(xiàn)出來的。